一、特色小镇对城市的产业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解决当前我国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问题,推动我国城镇发展方式转变,践行新型城镇化道路。
1、从专业化需求出发,增强城市创业创新能力。
特色小镇在发展中,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很好地解决了政府不专业的问题。
2、降低开发尺度,实现小镇、人口和环境的有机融合。
我国传统以新城新区为主的城市空间扩张模式,使城市居民缺乏归属感和体验感。
3、创新运营模式,提高城市、产业与人口的紧密度。
特色小镇注重发挥当地企业、居民、村(社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各方社会力量参与小镇的规划建设,使各类市场主体和当地居民成为特色小镇开发建设的主体,实现小镇发展主体多元化。
4、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成本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发展成本越低,则竞争力越强。随着经济增长乏力的延续,在城市空间快速扩张以后,一些地方对维护城市运营的投入压力在增加。
二、特色小镇认证的意义和优势体现在哪里?怎么认证?
特色小镇认证
第一、特色小镇具备的优势点
一、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
1.产业定位精准,方向明确,避免同质化竞争。
2.形成特色产业人口解决就业,增速农村发展效果。
3.发展潜力是否具备产业竞争优势,具备产业链优势。
4.产业发展是否地方资源禀赋相符。
5.规模与范围符合建设用地的标准。
二、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
1、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整体格局和风貌具有典型特征,
路网合理,建设高度和密度适宜。
2、建筑彰显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
3、居住区开放融合,提倡街坊式布局, 住房舒适美观
4、公园绿地贴近生活、贴近工作。
5、店铺布局有管控。镇区环境优美,干净整洁。
6、土地利用集约节约,小(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协调。
三、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得到充分挖掘、整理、记录。
2.历史文化遗存得到良好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3.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与产业融合发展。
4.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得到充分弘扬。
5.产业影响力、投入水平、产出效益、传播途径。
6.对照国外特色小镇的发展,提炼本地小镇独有的人文、文旅IP,在发展特色小镇竞争的过程中的有着极强重要性。
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
1.基础设施完善 ,市政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费用。
2.自来水符合卫生标准,生活污水全面收集并达标排放,垃圾无害化处理。
3.道路交通停车设施完善便捷,绿化覆盖率较高。
4.防洪、排涝、消防等各类防灾设施
第二:认证的意义及优势
一、特色产业名片化
1.国家政策和资金申报扶持,真正成带动产业发展、农民致富。
2.以点概面辐射省市县创优秀标杆名片。
3.多维度小镇业态打造,创新消费形态,引资招商。
二、特色产业可持续化的发展
1.依据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认证技术更好的规范和打造特色小镇。
2.科研课题项目、产业规划、城市规划、旅游休闲、医疗设施等众多领域实施监管。
3.建设过程中的小镇进行动态评估检测、对建设完成的小镇品质进行评估和等级认证,具有较强的实操性。
4.结合当地发展规划,有效开发利用,保护好资源条件,创新产业发展机会,提升当地人均经济和素养培育。
特色小镇分为:农业特色小镇、金融特色小镇、科技特色小镇、文化和旅游特色小镇、加工特色小镇等八大类
三、特色旅游小镇应当怎样打造
特色田园小镇规划应结合现代农业进行统筹规划,融合农业产业发展,把农业产业的规划布局,发展方向,重点项目内容,在全域范围进行城镇空间协调,市政基础设施协调规划。通过现代农业+小城镇,构建产城一体,农旅双链,区域融合发展的生态发展经济态势——新田园特色小镇(来源: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观点)。按城乡统筹,农业农村一体,打造新型城镇化范式,以特色小镇为统领,以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特色化,科技、路径为支撑,以农业休闲旅游方式经济模式为内涵,打造成为新型城镇化典范。统筹区域经济环境、交通区位,分析小镇的空间布局,交通规划;最后,统筹小镇的发展战略,立足现代农业发展产业,合理分析配套建设支撑体系、产业链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与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农产品加工、公用设施等发展水平相衔接。
四、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怎么实现理想与现实的衔接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丰满理想”和“骨感现实”如何相衔接,或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对“人”及其参与性的重视不足。
从截至目前的一些实践运作情形去观察,特色小镇建设对于“产业”非常重视,但对于“人”的位置这一点,尤其是在地居民权益维护和保障方面,在官方版“特色小镇”实施意见中,依然较为模棱两可。须知,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地方民意与地方政府的互动合作是影响小镇未来的一个重要变项。
关于“特色小镇”主体,官方说法有:企业为主模式(如山南基金小镇);政府和企业相结合双主体模式(如云栖小镇)。而“特色小镇”管理者目前依然是传统的开发区管委会。参照台湾经验,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需要厘清几个关键问题,即它们是谁的“小镇”,谁是“小镇”长期建设的主体,比如,是产业资本者,政府项目打造者,抑或是包括在地居民在内全体使用者。再如,建设主体如何行使建设的权利和履行相应的义务,以及“小镇”建设资源分配以什么为基准点进行配置和协调等等。
概而言之,截至目前,在“特色小镇”选取和建设过程中,在地居民并未被有效“赋权”,也欠缺参与“小镇”建设的有效渠道。而“厚植人力”才有助于地域活力永续发展的实现。
2.地方经济重建的动力在于地方社会的重构。
承上,倘若纵观台湾和日本的地域活化实践,不难发现,大致均体现为,一个地域在经历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后都走入了一个经济放缓阶段,都面对着重重社会问题,都是对经济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如何能够更加和谐有序发展的社会性反思与结晶。实际上,浙江推出“特色小镇”的背景与此有着类似相关性,即助推新常态下经济社会转型压力,寻求新际遇与相应发展空间,例如,从“块状经济”历史迈入“小镇模式”未来。但是,真要实现这类转型发展诉求,在地域活化路径认识方面则有待于深化,比如,关于“地方经济重建的动力在于地方社会的重构”的社会学解读。
特色小镇专业规划机构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特色小镇”建设不只是物理空间的建筑聚合,也不只是一个产业(聚合带)的经营,还是融含有地方社会协力治理的地域再生与活化。以首批37个小镇名单为例,其实,官方“特色小镇”名单公布仅仅只是“建设”的开始,而不是“建设”的结果。“特色小镇”建设当是一个可持续、不断发展的事业,而非毕其功于一役的(产业)项目,而且,此种延续性可以依据需求改变而更新变化。地域活化和再生不只是景观格局的塑造,也不只是特定产业的复苏或开拓,还要能脚踏实地为在地民众提供生活的便利与舒适,在这其中,镇区同一地域空间的社会文化再生意义并不亚于其经济再造功用价值。
其次,一定意义上,台湾在地方振兴过程中曾经浮现过“空间性和社会性隔阂”问题,也是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在推进过程中最值得警惕的问题之一。参照台湾新竹科技城案例,可以知晓,自上而下的政府决策与“小镇”在地居民意愿(利益)关系如何平衡梳理,是未来“特色小镇”建设的一大挑战。这一点,对于以7大领域高科技产业类型为主“特色小镇”而言格外重要,这是因为,这种类型“特色小镇”很多是“新鲜制造”的产物。其中“外地”和“在地”之间需要磨合之处特别多。如果不能满足镇区这两类人群的真实需求(如教育、医疗、住房、休闲等),则不仅难以获得他们的支持,甚至可能在开发过程中导致对镇区原居民既有生活空间使用性的某种压迫,制造出新的不平等。
再次,以振兴产业为手段去活络地方经济的思路和实践自是没错。可以见到,在目前,整体上,“特色小镇”建设以“产业高值化”为轴心,并且,既有“特色小镇”建设有产业取向、环境取向,但在“使用者参与”和“参与式设计”方面欠缺较大,如果长期缺位,将无助于可持续性经营运作。这是因为,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小镇”不只是载有经济价值的容器,也是载有社会意义的介质。
同时,也正是基于“地方经济重建的动力内嵌于地方社会的重构”这样一种判识,我们才担心,“特色小镇”建设有沦为一项仅着力于产业复苏振兴的经济工程,而非致力于地域活化可持续性的社会暨文化改造事业。由于重建地方社会生活和推进“地方质量”的提升,将有助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和升级,在“特色小镇”兴建过程中,除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之外,镇区人口规模和结构,空间景观、历史文化资源盘活,乃至镇区认同都将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重组过程。不论哪类“特色小镇”建设,如果关涉的地方社会重组问题无法得以有效解决,那么,地方经济重建的努力极可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无助于推动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实现。